-
内蒙古(杭州)省级直播基地首批…
2月2日上午,以“聚势赋能 奔向未来”为主题的内蒙古(杭州)省级直播基地首批企业入驻选品大会在呼和浩… -
内蒙古产业带招商选品大会圆在呼…
1月23日下午,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与快手商城联合主办的内蒙古产业带招商选品大会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
梁树荣:中国根艺扎根草原
- 发布时间:2015-07-10 16:43:36 来源:内蒙古商报
-
“根雕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天见不到他们就像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梁树荣说。
梁树荣是内蒙古古木逢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收藏的根雕无论在数量质量上,还是艺术品位上,都堪称是西北地区的“根雕王”。
爱上根雕的梁树荣,面对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还要做的有两件事。其一是将他的根雕品牌化,其二是将“古木逢春”这个公司上市。
“给根雕艺术筑个家”
又是根瘤,又是疤痕,甚至还有树洞,就是这么一个看着毫不起眼的树根,但在梁树荣的眼里,却成了充满艺术魅力的根雕了。
梁树荣在铁路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他有许多机会与根雕结缘。十几年,他对充满艺术气息的根雕事业着了迷。
与根雕真正结缘是2005年,那时梁树荣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修筑铁路,闲暇之时常到额济纳旗看奇石。
一次,在一家店铺里,他不经意间发现一块硕大的木疙瘩。形似梅花,栩栩如生。
“这就是根雕,每次到额济纳旗办事,我肯定要去店铺里看看那件根雕。临走时流连忘返,返回工地后又心神不定。最终在即将离开额济纳旗前,我终将其买下,带回呼市。”梁树荣说。
此后,梁树荣一发不可收,由于工作,他经常出差去野外考察,时常会碰到一些野外裸露古木朽根。看着他们,梁树荣总会莫名地感动。
在这10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内蒙古的草原、山崖、沙漠和戈壁,他发现了不少根雕材料。于是,他就雇佣车辆把大山里、沙漠、戈壁滩上的古木朽根拉回家中,准备有朝一日将这些别人瞧不起的烂树根雕琢成艺术品。
这些古木朽根经过他巧手加工之后,便获得第二次生命,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当这些艺术品越来越多,摆满了整个家,人都快没有下脚之地的时候,一个念头在梁树荣脑海里油然而生,那就是成立一个根雕艺术品公司。
梁树荣是那种敢想敢干的人,一番周折之后,内蒙古古木逢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于2014年诞生了。公司成立后,梁树荣非常注重文化品牌的定位和宣传,用他的话说就是根雕艺术有了一个家。
中国根艺扎根内蒙古
艺术家的廖廖刀斧,使古木朽根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珍品,近年来,根雕艺术也成为会所、宾馆、饭店、茶楼、居家推崇的艺术新贵。
说到根雕材料,梁树荣说:“生长在鄂尔多斯境内的黑圪兰,蒙语叫雅西乐,属灌木植物,且有药用价值,是珍贵的物种,被誉为鄂尔多斯植物的活化石。其生长周期长,目前已非常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的根部坚硬,纹理优美,形态各异,颜色或黄或红,浸泡水中不易腐烂,是天然的根雕材料。生长在阿拉善盟境内戈壁滩上的沙枣树,因生长环境独特,其根部生长出类似花朵或蘑菇状的根瘤,成为天然的根雕材料。”
“最好的根雕材料是崖柏。”梁树荣说,“生长在内蒙古乌拉山的岩石缝中的崖柏树,由于生长环境极端恶劣,经强风吹刮,使其形成了飘逸、弯曲、灵动的造型,木质密度高、油性大,并有着醇厚的柏木香味,成为根雕、根艺的上好材料。”
观赏过内蒙古根雕艺术品的专家、收藏家们都有一个共识:中国根艺在内蒙古。为何说中国根艺在内蒙古呢?
“内蒙古位于祖国的北部边疆,浩瀚无垠,地貌独特,森林、湖泊、湿地、沙漠、山地和戈壁多见。这里气候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然而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却生长着黑圪兰、沙枣、崖柏等珍稀树种,它们扎根山岩,任凭大自然的严酷考验,却幻化出万般神奇,造就了内蒙古根雕艺术刻骨铭心的震撼力。”梁树荣称。
根雕艺术初露芳容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术用于根雕艺术品的雕刻与修复,越来越多的根雕制品开始在家居市场中初露芳容。
“根雕取材于树木砍伐后遗留下来的根部,雕刻家在原有根部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加以雕琢,成为妙趣横生的家居摆件或者装饰品,根雕是一种‘奇’与‘巧’相结合的独特造型艺术。”梁树荣说,也正是因其艺术价值的不断提升,使根雕从‘冷门’的艺术品逐步进入家居收藏领域。
自然造根,千奇百怪。在梁树荣看来,根艺创作就是对这些天然材质及形态之上的提炼和发挥,力求每件作品绝不雷同,这也是根艺创作的魅力所在。
“乱而未朽之根,丑而怪诞之木,成为一件根艺佳作,离不开雕刻者的艺术构思与取舍加工。”对于如何做出独一无二的根雕,梁树荣娓娓道来。
梁树荣从事根雕艺术10年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对于崖柏根雕他深有感触:“一件根雕作品,通过观察它的形态,附带上一些感情才能使这件根雕作品更有韵味,这才能真正得到根雕鉴赏者的青睐,相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根雕也会因其蕴含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人们家居生活的必需品。”
虽痴迷崖柏根雕,但他同时呼吁对崖柏的雕刻与鉴赏应该理性。梁树荣说:“由于崖柏生长环境特殊,所以过度采伐对环境的影响十分不利,可能导致山石风化、脱落,造成水土流失等,因此,希望更多的人要保护崖柏生存的领地,在追求艺术美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我们的环境。”
根雕艺术古来有之
根的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它在中国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说它年轻,是因为近些年才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说它古老,则因为这门艺术在我国几经兴衰,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有人就利用树根、创造艺术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在原始社会用木锄松土,古帝少昊时期雕刻木像,商周时期造木人等木雕作品出现的同时就开始了根雕的创作。
“根雕艺术的发展鼎峰是明清,但那时根雕绝大部分都是由王侯将相拥有,都是殿堂级的珍品。” 梁树荣在谈到根雕艺术发展时说。
21世纪以来,我国根雕艺术不断发展壮大,根艺美术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根雕艺术家,雕刻技巧也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根雕艺术发展至此,已经不再是民间匠人的“雕虫小技”,它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日渐走向寻常百姓家。
在梁树荣的展馆里,收藏着400多件根雕作品,而每一件作品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这个作品我为它取名为‘天马行空’。似龙又是马,作品里充满幻化,充溢着一种锁不住的灵魂,这个作品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崖柏里包着一块石头,这二者嫁接形成的根雕更具魅力。”梁树荣介绍着他的作品。
他所拥有的大部分作品是崖柏材质,也就是生长在高山悬崖峭壁上的柏木。木质坚硬,纹理致密,有香味,药用价值极高。一些崖柏木只需稍加雕琢,就能变成一件艺术品。
产业化之路期待突破
内蒙古古木逢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4年成立后,首先在呼和浩特市设立古木逢春艺术馆,随后又在宁夏、甘肃、鄂尔多斯、乌拉特前旗、包头分别建立分馆。这些根雕一经推向市场,备受爱好者追捧,成为高档消费场所推崇的艺术新贵。
第一年就完成营业额810万元,使企业很快成长为西北根雕业的一只“领头羊”。先后荣获了自治区“最有价值品牌榜——内蒙古最具成长型品牌”,梁树荣还获得内蒙古品牌人物——内蒙古品牌建设推动奖,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高端艺术事业发展峰会。
梁树荣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不忘社会责任感,始终强调企业履行公共责任、公民义务、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大力倡导环保,根雕原材料只选用枯木、朽木、腐烂之根,坚决不用活的树木,提出了“珍惜树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口号,无偿向社会捐赠书画作品15件,用于环保事业。
根雕作品要品牌化。如今,公司已将“古木逢春”的商标成功注册,古木逢春这个商标今后将出现在他的根雕之作上。
相对于根雕艺术品牌化的“星光大道”,根雕产业化发展道路却崎岖不平。
梁树荣说,根雕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艺术品,发展根雕产业就不能走寻常路。因为根雕不是消费品,应走精品化之路。根雕是艺术品,而艺术品是不可复制的,批量生产是对艺术的伤害。
所以,根雕的产业化之路需要进行分门别类。一是精品,要通过老前辈、专家、艺术大师们评审出来。第二种比较高档,如茶台等可作一般礼品送。第三个,就是普及化的根雕,让它铺天盖地,让它扩展我们的知名度,解决产业化的问题。
梁树荣认为:“光讲产业化容易把艺术做烂,光讲艺术化根雕产业就失去了支撑。这两者要结合起来,如果真正做好了,前途将无限灿烂。”
目前,梁树荣正在积极筹备内蒙古古木逢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上市。
正如梁树荣所说,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商报记者 王丰)